派生仲裁法律问题研究 摘 要 派生仲裁衍生于派生诉讼,随着仲裁备受商事主体的青睐而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投资企业对外签订合同中有效仲裁条款的存在可能导致法院以不具有司法管辖为由不予受理派生争议,导致中小投资者将目光投向派生仲裁。而仲裁机构因严守仲裁协议相对性也不受理派生争议的现实困境不断涌现。中小投资者作为仲裁协议的非签字方,是否受到基础仲裁协议的约束备受争议。因此,本文从派生仲裁的定义辨析与制度价值入手,通过对我国法律规定与实践运行中涉及到派生仲裁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派生仲裁的构建提出相应的立法与制度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派生仲裁与派生争议、派生诉讼的定义辨析及关系,阐述了派生仲裁的制度价值,其中既包括派生仲裁自身的优势,也包括与派生诉讼相比具备的比较优势。 第二部分第三章旨在为派生仲裁寻求理论支撑。从派生仲裁的适用前提—派生仲裁协议入手,结合派生仲裁自身的特性,归纳派生仲裁协议的不同表现形式。并以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和债权人代位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论证派生仲裁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第三部分为第四章派生仲裁的中国法规则,一方面从《仲裁法》、《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立法现状分析我国现行法律规则对于派生仲裁的态度;另一方面,对不同法院和仲裁机构的司法实践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二者支持和否定派生仲裁的理由,总结实务的混乱对于派生仲裁适用的不利影响。 第四部分为第五章与第六章,提出笔者有关派生仲裁的立法与制度设计的建议,得出应当在我国构建派生仲裁制度的初步结论。 关键词:派生仲裁;派生诉讼;派生争议;仲裁协议效力扩张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文献综述 1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 1.2.2 国外研究现状 3 1.2.3 小结 4 1.3 研究方法 4 1.3.1 文献研究方法 4 1.3.2 法律解释学方法 4 1.3.3 案例分析方法 5 第2章 派生仲裁的定义辨析与制度价值 6 2.1 派生仲裁的定义辨析 6 2.1.1 派生仲裁来源于派生诉讼 6 2.1.2 派生仲裁旨在解决派生争议 6 2.1.3 派生仲裁的界定 7 2.2 派生仲裁的制度价值 7 2.2.1 与派生诉讼相比的优势 7 2.2.2 派生仲裁自身的优势 8 第3章 派生仲裁的理论基础 11 3.1 派生仲裁的适用前提—派生仲裁协议 11 3.1.1 基础仲裁协议与派生仲裁协议 11 3.1.2 派生仲裁协议的表现形式 11 3.2 仲裁协议效力扩张理论在派生仲裁中的适用 13 3.2.1 公平合理期待原则 13 3.2.2 禁止反言原则 14 3.3 债权人代位权理论在派生仲裁中的类推适用 15 第4章 关于派生仲裁的中国现行法律规则分析 16 4.1 派生仲裁在我国仲裁法下的可行性 16 4.1.1 派生争议在我国的可仲裁性 16 4.1.2 派生仲裁中仲裁合意的认定 17 4.1.3 如何将派生争议纳入仲裁事项 18 4.2 派生仲裁在我国公司法与合伙企业法下的可行性 18 4.2.1 派生仲裁在我国公司法下的可行性 18 4.2.2 派生仲裁在我国合伙企业法下的可行性 19 4.3 我国司法实践对于派生仲裁的态度及理由分析 19 4.3.1 支持派生仲裁的理由分析 20 4.3.2 否定派生仲裁的理由分析 22 4.3.3 小结 23 第5章 对于派生仲裁的立法与制度建议 24 5.1 对我国仲裁法的立法建议 24 5.1.1 适当放宽对仲裁形式要件的要求 24 5.1.2 有条件引入“默示合意”的判断标准 24 5.2 对我国公司法的立法建议 24 5.2.1 纳入“仲裁”争议解决方式 24 5.2.2 规定法官的释明义务 25 5.3 构建派生仲裁的制度建议 25 5.3.1 投资企业在派生仲裁中的地位 25 5.3.2 中小投资者作为派生仲裁申请人的主体资格 26 第6章 结论 28 参考文献 29 致谢 32 |
派生仲裁法律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