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协同效应关系

更新时间:2023-02-14
所需金币24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30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与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协同效应关系

1.1研究背景

经过四十年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历经洗礼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已愈发瞩目。但另一方面来看,处在更高位置的中国亦需要思考下一个四十年、下一个百年的发展步调。以此,当下的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

纵观我国,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高速发展的背后却以环境、能源为代价。这使得中国的碳排放问题日益突出,也是不值得提倡和持续的。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承受着极大的环境成本,而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2000年伊始,我国排放量就开始快速增加,于2012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美国和欧盟两大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之和,并远超排名第二的美国。而公布最新数据的2020,中国下降了1.7%。尽管碳排放量有所放缓,但更多的二氧化碳仍在大气中积聚。因此,在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模式的转移,如何早日实现碳减排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已然成为当前中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地下水遭到污染、大颗粒雾霾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极大地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负责任的国际大国,我们亦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促进世界生态向好的任务。

近两年来,我国政府显然已充分意识到减少碳排放的迫切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虽已有所减缓,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国碳排放总量仍然是居高不下。尤其是随着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和鼓励生育政策的全面开展,我国人口将继续增长,使得能源消费水平和碳排放将继续上升。因此,抑制碳排放,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环保政策落地,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逐步放缓,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使我国碳排放仍然是居高不下。我国近几年来,已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和碳减排问题,并且,作为具有责任感的大国,积极地组织和参与合作到全球层面的关于应对环境问题的会议中。2020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中也不断地提倡和呼吁发展绿色金融、促进低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