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从《浮生六记》看清代女性新形象

更新时间:2022-06-20
所需金币8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83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从《浮生六记》看清代女性新形象

摘 要:
清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是以记述夫妻生活琐事为主的自传体散文,俞平伯幼年读此书便“觉得可爱”,书中陈芸这一女性形象被林语堂先生盛赞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本文将从《浮生六记》里陈芸的形象、《浮生六记》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和陈芸角度看清代女性新形象来研究出清代女性新形象。文中沈复妻子陈芸的形象体现了封建时代对女性三从四德的桎梏,又绽放出敢于抗争、追求精神自我的女性意识光辉。参照其同时代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来作为参考研究。
关键词:《浮生六记》;女性形象;思想变迁


目  录

引言 1
一、《浮生六记》里陈芸形象 1
(一)对丈夫的专一 1
(二)独特平等意识 1
(三)对父母的孝顺 2
(四)独立的思想 2
二、《浮生六记》陈芸形象的文化底蕴 2
(一)自学成才的文学天才 2
(二)陈芸对性灵说的文化认同和与丈夫的艺术生活 3
(三)陈芸死的文化批判张力 4
三、从陈芸角度看清代女性新形象 4
(一)陈芸形象的两面性分析 4
1.进步性 4
2.局限性 5
(二)同时代女性形象的参照解 6
1.李渔《怜香伴》与蒲松龄《封三娘》中的女性诉求 6
2.曹雪芹《红楼梦》的女性观启示 6
3.李汝珍《镜花缘》中的女性意识 7
(三)清代女性意识的萌发特点 7
1.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意识的缺乏 7
2.审美意识的两性冲突 8
3.人格独立意识与经济的依附性 8
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