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金融学论文 >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更新时间:2019-09-29
所需金币80 [1金币=1元] 资料包括:原始论文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在线咨询
文档格式:doc/docx 全文字数:16000 ↓↓立即下载全文 **温馨提示**
以下仅列出文章摘要、目录等部分内容,如需获取完整论文资料,或原创定制、长期合作,请随时联系。
微信QQ:31205021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扫一扫 扫一扫
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完善的速度很快,正在从方方面面改变着大众的日常生活。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背后,它带给我们的金融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是值得我们警醒的。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可以极大的降低我们的融资成本,有着更突出的跨时间性和跨空间性的特点,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完善成熟的征信体系是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需求。当前,我国的征信体系可以分为以政府主导的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以芝麻信用为代表的第三方私营企业。但是,很多P2P平台上发生的挤兑事件或欺诈行为近年来仍见诸报端,意味着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征信体系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研究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理论背景和当前我国征信体系的现状,分析和总结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完善提出一些新的建议。
 
关键词:征信体系;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2.1 研究的目的 1
1.2.2 研究的意义 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3
1.3.2 国内研究现状 3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4
2 相关理论 4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4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 4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互联网征信的意义 5
2.2 金融中介理论 5
2.2.1 金融中介理论与信息不对称 5
2.3  KMRW声誉模型 5
2.3.1  KMRW模型的内涵 6
3 互联网征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6
3.1 互联网金融现状 6
3.1.1 P2P模式 7
3.1.2 众筹融资模式 7
3.1.3 互联网供应链融资模式 7
3.2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
3.3 互联网征信模式 8
3.3.1 国资背景模式 8
3.3.2 信贷行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8
3.3.3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信用服务平台 8
3.3.4 电商平台构建的商业征信模式 8
3.3.5 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建的征信机构运行模式 9
3.4 我国征信存在的问题 9
3.4.1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征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9
3.4.2 针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准入没有明确规定 10
3.4.3 针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准入没有明确规定 10
3.4.4 个人信息采集未经信息主体同意 10
3.4.5 信息采集范围可能超出限制范围 10
3.4.6 互联网征信机构之间难以实现征信数据共享 10
3.4.7 互联网金融平台机构信息质量不足 11
3.4.8 央行征信平台信息处理能力不足 11
4 完善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建议 11
4.1 进一步健全并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 11
4.2 在鼓励创新的前提下,加强对互联网征信机构的监督管理 11
4.3 加强对互联网征信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 12
4.4 探索互联网金融征信平台建设 12
4.5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思想 13
4.5 发挥征信机制作用,净化互联网金融环境 13
结论 13
谢辞 13
参考文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