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探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结构发生着剧烈的转变,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村寨正在离我们远去。另一方面,城市化过度发展使得人们更加青睐在自然风光和与众不同的文化氛围中获得身心的享受与休憩,民族村寨游因此发展起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独创政府、公司、原住民,三合一的共同开发模式,“西江模式”因此而来。但因其过度商业化,使得“西江模式”陷入困境: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感的危机;经济旅游开发和文化生态保护的冲突。 本文是在总结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成果,并掌握相关研究前沿动态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参考法、实地调查法、Eecel数据分析法、典型个案证实研究法等方法,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方法,并联系实际,提出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新思路,以给“西江模式”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民族村寨;西江模式;现状调查;开发策略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国内研究综述 1 1.3 国外研究综述 4 1.4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保护开发研究综述 4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6 2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背景条件及其资源特色分析 7 2.1 地缘与区域 7 2.2 自然地理背景 8 2.3 人文地理背景 9 2.4 西江苗寨旅游资源特色 9 3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现状 15 3.1 资源开发现状 15 3.2 经济发展现状 16 3.3 社区发展现状 17 3.4 文化保护现状 18 4 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形成原因 19 4.1 西江苗寨开发模式演变 19 4.2 “西江模式”形成的必然因素 21 4.3 “西江模式”政府主导的主要内容 22 5 西江苗寨旅游市场分析 23 5.1 研究方法 23 5.2 样本描述 24 5.3 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26 6 “西江模式”的困境 32 6.1 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危机 32 6.2 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 32 6.3 旅游开发与文化生态保护的冲突 32 6.4 旅游产品缺乏内涵及特色 33 6.5 基础设施不足,存在环境污染及安全问题 33 7 “西江模式”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34 7.1 在创新中传承 34 7.2 在台前开发,台后保护 34 7.3 开发特色文化产品 34 7.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35 8 总结及不足 36 参考文献 38 |
民族村寨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探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更新时间:2019-08-23
下一篇:南京市经济型酒店发展策略